【重磅消息】四年一次,微生物肥料行業“奧運會”在上海盛大召開!
日期:2018-11-21
11月17~19日,由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中國微生物學會農業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上海交通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土壤微生物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微生物肥料生產技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圖1:參會領導、專家與企業代表(1)
此次微生物肥料行業盛會歷經了四年的精心籌備,堪稱業界的“奧運會”。會議以“創新驅動學科與產業發展”為主題,重點交流近幾年我國土壤(農業)微生物學等學科研究及微生物肥料等產業發展的技術與應用成果,研討土壤(農業)微生物學和微生物肥料產業的發展方向。來自全國500余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集聚一堂,就土壤微生物學和微生物肥料中備受關注的問題進行研討。
圖2:參會領導、專家與企業代表(2)
在此次會議上,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李俊、姜昕團隊,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林敏,北方民族大學教授楊國平,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周培,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沈其榮等來自國內微生物領域最前沿的26位專家悉數到會,并做主旨報告。
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與食用菌菌種質檢中心主任李俊表示:此次大會不僅是土壤微生物研究領域的頂級學術盛會,也是微生物肥料企業的行業盛會,更是將農業微生物服務于生產實踐的產、學、研結合的大平臺,相信本次大會對于推動我國土壤微生物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據統計,截止2018年10月底,我國已有微生物肥料企業2050家(含境外28家)、產能達到3000萬噸、登記產品6428個、產值400億的產業規模,這些數據比五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這標志著我國微生物肥料產業已漸成氣候。
圖3: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與食用菌菌種質檢中心主任 李俊
其他專家們也一致認為,微生物在農業綠色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顯現。我國在土壤(農業)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相關研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而在微生物肥料為代表的產業化方面,已跨入到創新最為渴望和迫切的時期。特別在國家綠色農業展和鄉村振興計劃等戰略中,微生物肥料均列為綠色新型投入品和優先支持發展的生物制品,必將在新時代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圖4: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與食用菌菌種質檢中心副主任 姜昕
圖5:農業農村部耕保中心質量建設處處長 楊帆
圖6: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耕地與肥料管理處副處長 徐晶瑩
圖7: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 王偉明
圖8:美國微生物專家 康耀衛
微生物肥料的神奇魅力
與傳統肥料相比,微生物肥料的根本在于生命活體,其具有智能化肥料的特征,其具有(1)提供成活化養分功能;(2)產生各種活性物質;(3)土壤改良與修復;(4)促進有機物腐熟;(5)改善農產品質量;(6)增強作物抗逆性這六大功能。在保護生態、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維護土壤健康、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農產品品質等方面具有優勢。
過去5年,我國微生物肥料產業快速穩定發展,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形成了三大特點,一是產品種類多,共有170多種;二是應用面積廣,超過2億畝;三是生產規模大,產能已達3000萬噸,在新型肥料中年產量占比70%。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已有微生物肥料企業2050家、產能達到3000萬噸、登記產品6428個、產值400億元,微生物肥料已經成為我國新型肥料中年產量最大、應用面積最廣大的品種。
圖9:智能型微生物菌劑
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農用微生物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已經有21年的歷史,公司常務副總裁林克明、副總裁陳曉燕、技術總監余勁聰、研究院院長李肖宇一行四人代表公司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期間,林總率領公司團隊與眾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圍繞著微生物肥料、土壤微生物等領域的相關技術進行了討論,就技術合作、人才交流、資金融合、資源共享等方面達成了初步意向,這將為公司未來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福建三炬“也將如前二十年一樣持續專業專注專一地聚焦于農用微生物產業之研發、生產與服務,按“立地頂天,錯道超車”的策略與措施去生產更多品正質優的產品,不忘初心并不改初心,為祖國能長期擁有藍天白云、和綠水青山而努力奮斗!
圖10:公司領導參加會議
專業、專注、專一的“福建三炬”
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以專注土壤健康、發展生態農業為宗旨,研發生產了以農用微生物、海藻寡糖為主導的綠色、有機專用產品,產品在土壤改善、作物抗病抗逆增產、生態養殖、環境治理等方面的使用效果顯著,并且有多項產品通過了歐盟BCS有機認證。
目標是打造以微生物菌肥、菌劑為龍頭,為種植戶提供專業化、系統化、全程解決方案的平臺型企業,成為國內一流的微生物菌肥、菌劑制造商,引領我國微生物土壤修復的發展。








